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105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In this study,the influences of immersion bathing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acillus velezensis DY-6 on the body weight gain rate and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of the coelom fluid of sea cucumber(Apostichopus japonicus)we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um bacterial concentration.The gut microbiota change in A.japonicus was then analyzed throug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during the immersion bathing in B.velezensis DY-6 at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for 49 d.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body weight growth rate of all bathing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The highest growth rate(25.3%)was achieved when th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was 1 × 10~3 CFU/mL.The activities of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s(ACP,AKP,SOD and LZM)of all bathing groups increased,and the activities of the enzymes of groups bathed with the bacterium at 1×10~3 and 1×10~4 CFU/mL reached the highest on day 21 and day 28.Taking the growth rate and economic cost into consideration,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B.velezensis DY-6 was 1×10~3 CFU/mL.The influences of immersion bathing in B.velezensis DY-6 at 1×10~3 CFU/mL on the gut microbiota of A.japonicus were then evaluated through 16 S rDNA sequencing analysi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ut microbiota changed with the addition of B.velezensis DY-6,and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the gut microbiota peaked twice on day 14 and day 21,respectively.In association with the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and if day 28 was selected as the dividing point,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gut microbiota could be obvious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non-specific immune enzyme activities were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to some gut bacteria(in the phyla Firmicutes,Proteobacteria,and Bacteroidetes)after immersion bathing in B.velezensis DY-6.Our finding s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probiotic application in sea cucumber farming.  相似文献   
102.
对2008—2014年中国东部海域春季海上发展气旋进行了统计与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这类气旋属于较浅薄的低值系统,垂直伸展高度多在600 h Pa以下,水平尺度多在1 500 km以内。伴随的强天气为大风、大浪与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气旋东南部。2)气旋环流各层的大风急流区构成了气旋的东南部位,称为气旋急流。从高层到低层,气旋急流轴在垂直方向上呈逆时针旋转,形成气旋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状。3)气旋急流左侧的气旋式切变有利于气旋中心强度的维持,上层气旋急流左侧对应下层气旋急流前部流速辐合区,有利于气旋式动力抽吸及在气旋东南部形成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区。各层气旋急流配置导致气旋的非对称结构,以及气旋要素的非对称分布。气旋急流向气旋中输入螺旋度以及充足的水汽,并在东南部强烈抬升,增强了凝结潜热释放,从热力和动力两方面促进气旋发展及强天气落区。4)春季下垫面温度分布(锋区)有利于气旋急流的增强,并通过西北部非绝热冷却和东南部非绝热加热,增强气旋斜压性。高空环境西风急流位于气旋右侧,形成了整层偏差风辐合,有效增强低层气旋急流。同时高空动量下传位于气旋西侧,首先增强气旋西北部的弱流部分(即气旋螺旋结构的下沉支),进而增强整个气旋的螺旋环流,促使气旋急流也从下层开始增强。  相似文献   
103.
在对抚顺市城区地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类比方法,选取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条件、地下水条件和不良物理地质作用作为评价因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将抚顺市城区划为3个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差区(Ⅰ);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Ⅱ);工程地质环境质量一般区(Ⅲ),为抚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同步辐射X射线能量色散法以其高能量微射束,对微小矿物和包裹体的晶体结构分析有着独特优势.以在BNL-NSIS-X17C对新矿物罗布莎矿的测试为例,阐述其基本原理特点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内蒙古东乌旗宾巴勒查干分布有大面积三叠纪花岗岩,是研究中亚造山带中东部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有利地区。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同位素年代学在该区识别出三叠纪两期侵入岩:中三叠世二长花岗岩类(238~230 Ma)和晚三叠世正长花岗岩类(223~215 Ma)。采用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对两类侵入岩进行了研究:前者中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岩石以高硅、富钾、过铝、钙碱性为特征,稀土元素中轻稀土相对富集、具明显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以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明显的Ba负异常为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介于I型和A型花岗岩之间;后者中黑云母由镁质黑云母向铁质黑云母转变,岩石以高硅、富碱、富钾、弱过铝为特征,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与前者相似,但稀土总量相对较低,Eu、Ba的负异常程度更大,属A型花岗岩。二者可能源于年轻幔源组分形成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资料分析,研究区三叠纪侵入岩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背景下,中三叠世时可能处于后造山伸展背景,晚三叠世可能为板内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省域能源消耗碳排放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排放安全评价和预测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根据1996-2012年统计数据,基于压力—响应模型,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层面构建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安全的时空分异,并运用GM(1, 1)方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6-2012年,中国碳排放安全综合指数在临界安全区间内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其中,压力系统指数与综合指数变化态势趋于一致,响应系统指数表现为上升趋势;多数省区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亚安全状态省区逐渐消失,安全等级差的省区出现南移现象;大部分省区压力系统恶化的同时响应系统好转;区域间碳排放安全差距逐渐缩小,高压力低响应的区域大量减少。预测发现,2020年全国大部分省区处于临界安全或以下状态,碳排放安全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常规拼接线检测算法在城市区域影像镶嵌时容易出现拼接线穿越建筑物从而破坏地物完整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影像高程同步模型(OESM)辅助的拼接线自动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OESM模型规格化处理标识正射影像中的地物目标;然后在非地物目标区利用改进贪婪蛇算法检测拼接线。通过对建筑物密集分布的城市区域影像进行拼接线检测实验表明,该算法是一种理想的拼接线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08.
1IntroductionAvariety of observational evidences have shownthe existence of decadal-to-interdecadal variabilitiesin the Pacific Ocean.The phase transition for thosevariabilities could be gradual or abrupt.A strikingexample for abrupt change is the so-call…  相似文献   
109.
青藏高原南部广泛发育的林子宗火山岩蕴涵着新特提斯洋俯冲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的地质信息。为探讨冈底斯中段格达地区典中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岩浆源区及构造环境等特征,对其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地区典中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为(61.6±1.0) Ma; 典中组火山岩相对富集LILE和LREE、亏损HFSE,具典型岛弧火山岩的特征; 岩浆源区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是俯冲岛弧构造环境下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消减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0.
藏南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是喜马拉雅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新的地热资源开发靶区。本文以藏南桑日-错那活动构造带内模麓温泉群为研究对象,以水化学和氢氧氚同位素为研究方法,分析模麓温泉群的水岩作用、热储温度、补给来源及径流时间,揭示了地热水的成因机制。模麓地热水pH在6.6~7.2之间,TDS为1 908mg/L~2 326 mg/L,水化学类型以HCO3·Cl-Na型和HCO3·Cl-Na·Ca型为主。地热水中主要阴阳离子来源于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和少量地球深部物质。利用硅-焓方程法和硅-焓图解法计算的初始热储温度为198℃~256℃,冷水混入比例为68%~85%。此外,对地热水中的Li、B、F等微量元素分析得出,研究区温泉水中微量组分除来自水-岩作用外,应该还与深部流体的混入有关,且该地区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高程为5 652m~5 664m,模麓地热水中的氚含量<0.5TU,表明其地热水为老水,有更长的径流时间,为水-岩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而宿麦郎曲河水为新水,补给径流时间短。研究区地热水与围岩遮拉组砂板岩发生水-岩作用,进行离子交换作用,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